ENGLISH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团队,为此次比赛准备的“章姬”草莓幼苗。摄影/穆功
文|杨绚然
“电商离不开农产品的标准化,所以未来的加工、分级、测量非常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说。
农产品一直是很多电商平台所看重的一块金矿,因为需求大,复购高,但农产品也是最难做的,因为履约成本高、品控困难,产品非标。但拼多多却一直在啃这块难啃的骨头,并凭借在农产品上所建立的优势,成为了电商领域最大的一匹黑马。
如今,拼多多在农产品上行这条路上已经逐渐形成了超强的护城河。
此前,拼多多在云南保山、文山等多地成立多多农园,在当地以档卡户集合的合作社为主体,建立农货上行和品牌培育的新模式。如今,拼多多把目光瞄准到了智慧农业,希望通过电商拼图对农业产生赋能,通过“拼”模式,把中小产区的农产品以最短的链条推向市场。
在帮农民解决“卖货”问题后,拼多多还想帮他们解决“种地”这件事。
7月22日,在京昆高速公路西侧,毗邻富民县城的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一场AI和人工的角逐开始上演,8个“温室”就是他们的主战场。这就是第一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决赛,比赛分为AI队和顶尖农业队,54位选手将开展为期120余天的高原草莓“人机”种植竞赛。但120天后,无论谁输谁赢,这次比赛的目的都会更加接近,那就是将“劳模经验”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探索出更加本土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这次比赛,对于拼多多来说仅仅是一个起点,希望全世界的好手们,能够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农事生产结合,为中国众多的农产品产业带和小农户,提供一种更低成本、易于操作的数字农业生产管理方法。拼多多也将持续加大在农业领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让农户有利益、有钱赚,用科技给农产品生产者带来真金白银的提升。“拼多多副总裁陈秋说。
“智慧农业最终应该解决两个系统问题,一个是当前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一个是当前技能不足的问题。”云南本土的智多莓队代表程飚说。
这是我国农业目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推进,我们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口越来越少,同时,人口老龄化也在加速,据统计在2020年我们超过70岁以上的农业人口已经达到了72%,这导致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不稳定,包括农业农产品的价格受市场幅度的影响较大,以及农业生产效率较低。
加之我国种植土地较为分散,2020年的最新数据显示,我们50亩以下占80%,现在农业的生产仍旧以粗放型为主,大量的农药较为常见,不仅对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各项食品安全事件也不断诉诸报道。
“这些对我们农业生产带来了比较沉重的压力。”此次参赛的NJAI.莓队队长,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倪军说。
而在另一面,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被释放,2019年,拼多多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成交额超过1364亿元,并在这个基础上依然保持着100%以上的同比增长。同时,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的涉农活跃商家数量为58.6万家。今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新增涉农商家数超过了27万家,增量规模超过2019年全年的新增规模。预计2020年,拼多多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成交额将至少达到2500亿元。
电商平台所获取的巨大流量和销量,也让中国的农业变革产生了极大的动力,对平台来说也反之。AI 带来的数字农业革命和电商带来的农产品流通革命,正在重塑中国农业。
▲决赛开始前,来自智多莓队的选手正在调试数据接口。摄影/穆功
但在实践过程中,拼多多也发现, 相比其他行业,农业因其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产业链长、经验门槛高、人力投入多、形式规模多样且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大等特点,数字化程度上落后于其他行业。
”前端技术进步的一小步,有可能会重塑从生产到流通的全产业链条,从而为农产品带来更多的附加值,为规模庞大的农业种植者们带来更多收入。“陈秋说。
而纵观欧美发达国家会发现,中国的数字农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事农业生产的高科技人才非常缺乏。虽然有些地方做了一些示范性项目,但在智能决策的模型和算法上,特别是在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平衡上,缺乏可以大面积推广的技术和应用模式,最终沦为“盆景”。
因此这次大赛应运而生。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指导下,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此次大赛,希望以高原草莓种植作为样本,引导参赛科技队采用人工智能种植决策的同时,在“人机对弈”中相互借鉴和促进,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经验、作物模型相结合,探索并构建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农事生产决策模型,以及与之匹配的信息感知、智能控制技术方案,为中国设施农业智慧化,提供一种能“落地”应用的智慧种植解决方案。
“对于拼多多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次比赛,而是一个具有长期战略价值的系统性工程。”陈秋说。
“我对我们传统组有很大的信心,如果是相同的产量,我们的成本低,这就是一种胜利,因为现在的农民必须要考虑成本的投入。”种植草莓多年的沈海燕对成本格外敏感,她不仅是顶尖农业队艳九天巾帼队的队长,也是“草莓皇后”、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金奖得主。
而此次大赛从一开始的设计中,就不只是AI农业的独唱,而是让这些传统顶尖的农人融入其中。因为只有这样,“智慧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成本与产量、品质才会在此次比赛中有一个清晰的数据和真实的比较。”沈海燕说。拼多多也希望能够为上游众多的产业带和小农生产者提供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并投入资金和资源建设示范点,跑通流程形成可复制经验。
倪军坦言,他们建立了管理系统的模型,但是模型没有考虑到能耗问题,所以现在只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至于以后怎么从有到优的过程需要探讨,除了模型以外还要探讨经济模型的问题。
因此在评判标准上,大赛将参赛队采取的技术方法、推广性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并从实际收获草莓的产量、品质、投入产出比、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来说,两队将分别评价人工智能方法或园艺经验种植方法的先进性和推广性,草莓产量及品质,包括甜度、硬度、果实分级等,以及整体投入产出比,也就是所投入的农资及水电成本、人工成本。
每组AI队伍的专家选手们拥有一个具备独立作业环境的温室,并利用比赛所提供标准版智慧温室控制系统基础上,通过人工智能及算法,远程或自动控制草莓的生长,达到最佳值。
例如,CyberFarmer.HortiGraph团队目前正在开发将人工智能与专家经验、模式系统相结合,采用知识图谱、种植者经验、环境数据和作物图像标准化,建立标准化作物种植知识结构,进一步构建智慧决策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决策结果输出给模型系统进行温室控制,包括了温室环境模型和系统模型。目前团队还开放了设施农业机器人系统,主要包括云服务机器人、授粉机器人、采摘机器人、喷药机器人、路轨两用运输机器人、园区机器人、智慧管控语音服务机器人。
而顶尖农人队的传统园艺生产温棚则被设置在了AI温室旁边,室内装置主要有:定比施肥器、水泵、滴灌软管、种植槽等农艺生产设备,以及基础的温湿度、水肥 EC 监测仪器等。
▲艳九天巾帼队的孙郁晴,正在比赛基地中准备草莓定植用的基质、肥料等物资。摄影/穆功
“我们和他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人得驻守在这里,每天过来看。”艳九天巾帼队的代表孙郁晴说。她是一位95后,也是位名副其实的“莓二代”,她刚刚拿到美国东北大学研究生奖学金,在比赛的过程中,她也感受到了数据化思维和传统种植方式之间的碰撞。她认为如果公司有全流程、数据化的培训,就可以大幅提高学习效率,甚至,将来机器人也可标准化操作。
而无论比赛结果如何,在比赛一开始,大家就形成了某种共识。那就是AI无法替代人工,更多的是为人提供辅助。
AI队伍中的AiCU队代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博士闵钱希曦认为,传统的栽培模式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式,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栽培,这意味着它极度依赖当地的气候和资源环境,为了应对这种不利于作物生产的外界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了现在的温室园艺。也就是他们这次比赛将用到的设施恒温室,这样的温室通过配备了传感器和相关设备,人们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和了解植物所在的环境和当时的变化。例如温室外的水、风速等情况,温室内也一样,湿度、营养、空气等情况,通过掌握这些情况,有经验的种植者可以在做出决策时有依据。
在这样的栽培体系下,可以实现跨季节的生产,达到农药的零使用、生物防治,同时,他们还可以更有效的去优化资源或者水相关的安排和调控,达到传统农业暂时无法比较的能源效率和产量。
但闵钱希曦清醒地意识到,在目前的温室栽培中人依然是做出栽培决策的主体,非常依赖于决策人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经验仍然在农业生产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是人和AI共存的世界。”闵钱希曦说,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比较繁杂的工作,但是会作为强有力的工具服务于人类创造性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分析工具,让人类可以进行更好的生产工作。
▲比赛基地内,纪荣喜在为草莓定植做前期准备工作。摄影/穆功
“采用 AI 种植的数字农业,并非是替代传统种植,而是解决人和机器共生问题。”拼多多也认同这一点,他们认为,AI 可以帮助农民,或者是帮助种植户根据产品的需要或者是外部环境快速作出判断,更容易帮助农民适应不同的气侯类型、不同的地域类型、种植规模或者是不同的品种,从而实现稳定地供应优质和美味的蔬果。
而一旦实现商业化,那对一直想要实现将农作物标准化的电商平台来说,将会极大的提高运营效率。正如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陈昆松说:“农业的估产和贸易直接相关,当我们能够实时掌控整个农业的产量和生产状况,那么对于整个贸易就有先手。”
而拼多多之所以致力于此,从长远来看,一方面是平台完成了流通链路的数字化,一方面平台深入上游探索生产种植的数字化提升,构建起一套生产数据、消费数据、流通链条等在内的数字农业中台,通过一系列项目试水打通从流通到生产的数字化链条,帮助中国各大农业产业带进入到次世代的精细化生产+流通的模式。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