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近年来食材圈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抓住了95后、00后的胃,就是抓住了商机。大数据告诉我们,95后展示出的生活方式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更偏爱半成品菜、汤料包等产品,在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一切以效率、方便优先。
预制菜在春节前后的这段时间内,广受消费者欢迎,餐饮端和食材企业都纷纷布局。未来,预制菜将朝着哪几个趋势发展?对于企业和渠道而言,趋势中的机遇在哪儿?
作为中国菜系的经典之作,川菜因“一菜一格,百菜百味”而别具一格,堪称行走于大江南北的国民菜肴,给诸多食客留下唇齿留香的美好记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成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中提出,成都市将按照原料绿色化、工艺标准化、生产智能化、管理规范化的原则,建立健全生产标准及规范,实现产品口味、品相统一可控。对“回锅肉”“麻婆豆腐”“宫保鸡丁”等经典川菜和创新川菜进行标准化、专业化和方便化生产,开发川菜即食、定制产品,建设川菜技艺融合创新创造中心。
各大菜系、地方名菜如何以标准化的姿态行至各地,是近年来行业内热议的话题。过去一年,标准化的地方菜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之上。口味的标准化亦将是未来生产企业不断探索和发力的关键点。
大众菜肴与地方特色并行
在我们常见的预制菜产品线中,会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即符合大众菜肴和常见菜品较多,同款产品之间不同品牌的区隔并不明显。
预制菜追求的是消费的最大公约数,因此常规高点单率的菜品如酸菜鱼、鱼香肉丝等会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一些地方特色菜正在走向全国,例如正定的牛套皮和八大碗,沧州火锅鸡等正在借助冷链配送系统走向各大卖场,被消费者熟知。
未来会有更多地方特色的菜肴通过预制菜企业的加工推广,走向全国。
老产品新食材受热捧
红烧狮子头是预制菜品类中的一位“老大哥”,洛阳正大等公司将狮子头产品不断改良、创新,在餐饮终端销量甚高,凤祥食品则将狮子头的食材改为鸡肉,另添加马蹄,丰富口感。
新食材记者在第三届中国冀菜文化发展大会现场的菜品展示中,看到了一道鱼肉狮子头,把更加营养、健康的食材与老款产品巧妙结合,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营养上,都十分吸引人。因此在传统产品形式的基础上,进行食材内容的创新也是未来预制菜产品研发的一大可行之举。
蒸制菜品成趋势
餐饮连锁真功夫以“蒸”的工艺在消费者中颇受认可。随着消费者愈发倾向选择兼具养生和美味的食物,煎炸已经不再是首选,近来,记者在市场上也见到了不少主打“蒸”的预制菜产品,石家庄明世良兴的蒸排骨在永辉超市颇受欢迎,颇具河北、陕西等地域特色的蒸碗、扣碗类半成品在年节市场非常受关注。
对于预制菜所面对的新消费场景将会呈现哪些变化?惠康食品市场总监李岩峰认为,新的需求点体现在方便的基础上所衍生出的一些更加细分的场景,比如口感精细化,按照辣度选产品,安全可追溯,按照食材时间选产品等。
当下,聚焦消费场景的产品越来越多,预制菜品类也呈现出了这样的特点,某些聚焦于火爆场景的系列产品甚至成为企业量价齐飞的金牛产品,例如福成“年夜饭”系列、好得睐“团圆宴”等。
未来的预制菜消费场景必然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天猫的消费数据有所统计,一人食是整个食品产业的一大趋势,“天生我宅必有用”,用户量接近10亿的宅经济必然是一个有待挖掘的大金矿,面向单身经济的一人份预制菜产品或将成为新的研发重点。一方面,小包装,设计感强;另一方面,迎合单身口味和兴趣。
行业在发展,技术在成熟,渠道也日臻丰富,在预制菜的渠道端,线上和线下已趋于饱和,但围绕社区终端,解决消费者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渠道,例如 O2O社区平台“食享会”“兴盛优选”等将进一步切割商超及电商平台销量,立足于以社区为核心的分销渠道及模式将层出不穷。
外卖渠道对半成品菜的需求与否主要来自产品成本价格因素,B端的需求量短期不会有明显的增量出现,但是C端的需求增量在未来5年还将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长。
此外,2019年,食材供应链呈现逐渐细分的趋势,专门聚焦预制菜的供应链平台“找食材”受到关注,并获得融资。食品供应端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成本及品质,高端食材、新鲜食材及稀缺食材对企业供应链要求较高,谁把控了上游原产地食材,谁将在未来预制菜行业占得先机。
整个食材行业都在注重营销,尤其是红极当下的淘宝、抖音直播等新兴营销方式。那么预制菜的营销趋势如何呢?
李岩峰分析,预制菜的精细化营销还未走完,这主要受市场规模限制。新营销的发力点主要聚集在产品和渠道上,产品的创新上必然向IP化方向演进,从传播方面挖掘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和互联网亚文化热点来引导消费。
就目前预制菜半成熟状态下,谁先在产品端完成现代化或时尚化转变,谁将在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渠道占得先机。市场上目前也已经出现了借力文化传播情怀的预制菜产品,比如非遗楚菜黄焖手工鲜肉圆、稣鳞武昌鱼等已经热销电商渠道。
获取更多资讯,请点击微信公众号 IHE大健康展